《爱因斯坦传》

最近反复听了樊登解读的《爱因斯坦传》这本书,讲述了爱因斯坦的一生。
爱因斯坦出生于1979年,算起来也就比我们大一百多岁,糟糕的生活状态,失意的家庭,似乎看不到跟普通人的差别之处。但就是这个人,奠定了物理学里量子力学的基础:相对论。
关键词:“颠覆认知”、“没有重力”。
新认知:牛顿力学在经典环境下起作用,量子力学在宇宙空间下起作用。

        我记得中学时候的特别尊敬的数学老师说过一句话: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的人都知道1+1=2,但是随着继续学习,这不再是一个正确答案。可能因为我从那是起记住了这句话,所以后来就走向了寻找“颠覆自己认知”的方向上。命运总是要结合生活、工作等等琐事。在“颠覆认知”这个方向上,曾经零散的没听懂的量子力学的课题完全不起作用,可能只有今天,我才感受到了一次重大的变化:没有重力!牛顿力学告诉我们的重力学概念说: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。我今天终于对于量子力学有了一个概念的入门,颠覆了一下我的认知。

        书中一个例子:如果两个大质量天体之间,靠万有引力维护,才实现了诸如月球绕着地球转的规律,那么任何一丁点的额外力量,都可以是月球撞向地球或者偏离地球。这个例子对我而言之所以感染力巨大,是因为在我曾经的认知里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。我曾经以为在失重的外太空,许多散乱的石块通过某种巧妙的位置关系,可以构造出一个能够运转的“小型宇宙”。我当时似乎感受到了这个可能性的极其困难,因为太难掌握这种平衡太难了!终于今天听了数遍《爱因斯坦传》,终于听明白了这个疑问的产生原因,因为把传统牛顿力学上升到量子力学领域,这个“重力”的概念是不存在的!没有重力!月球能够围绕地球运转,在于地球这个“大质量”天体造成了周围的时空的扭曲,从而使得某个边界之内的物质“短程线”指向了地心,表现成了牛顿力学下的“重力”定义。

        颠覆认知之后,如何思考问题?既然重力错了,为什么还能解释问题?这个问题,在我今天去医院的路上差不多思考了整整一路。在我认识到没有重力之后,那些曾经的重力场景该如何解释?我也开始学会了构造自己的“思想实验”方式思考问题。我想到了月球,人造卫星,他们之所以可以无动力环绕地球运转,按照量子力学,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合理的短程线的位置。转换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引力平衡点概念。这个同时能够跨越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的位置,恰到好处的同时符合实际场景。所以即使我之前只了解经典力学不懂量子力学,却依然知道人造卫星可以绕地运行的原因!

统计

查看:452
点赞:0
踩:0
评论:0